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,预制菜作为近年来迅速崛起的餐饮新选择,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,成为餐桌上的“新宠”。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烹饪和用餐方式,还在餐饮市场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。
什么是预制菜?
预制菜的定义由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在2024年3月21日联合发布的《关于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 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》中明确,是指以一种或多种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,使用或不使用调味料等辅料,不添加防腐剂,经工业化预加工(如搅拌、腌制、滚揉、成型、炒、炸、烤、煮、蒸等)制成,配以或不配以调味料包,符合产品标签标明的贮存、运输及销售条件,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,但不包括主食类食品。
预制菜分几大类?
中国烹饪协会制定的团体标准T/CCA 024-2022《预制菜》中按菜肴加工程度分为3类:
1、即食/即热类:已完成熟制甚至杀菌,开封后可直接食用或者经过复热即可食用的菜品,如烧鸡、酱牛肉、香芋扣肉、螺蛳鸭脚煲等。
2、即烹类:这类预制菜品已完成对主要原料的一定程度加工或烹调,食物已是半成品,可直接进入烹饪操作。已调味且按份配比预装,如酸菜鱼、猪肚鸡等须简易烹饪的半成品菜肴。
3、即配类:经过清洗、分切等加工,配或不配以辅料加工而成的产品。原料都已洗净、处理、切分好,直接配到菜肴当中使用,比如超市里已配制好的整份新鲜食材,买回家按烹饪方法操作便可食用。此类预制菜需要消费者有一定的烹调能力,但也比从头采购、处理原料开始还是省事了不少。
预制菜的优点及问题
预制最大的优点是便捷。对于忙碌的上班族而言,能节省大量做饭做菜的时间;对于厨艺欠佳的人,能带来一定的烹饪成就感;一些加工难度高的菜系,在家难以完成,预制菜则丰富了家庭餐桌的菜品选择。预制菜比外卖食品更有食品安全保障,相较于餐馆菜品,性价比更高。
但预制菜也面临着一些问题,如缺乏全国统一的国家标准,产品品质参差不齐,产品标识信息不明等。
预制菜的选购攻略
在日常生活中想要选购到优质的预制菜,可以参考以下方法:
1.注意商家资质:在线上或线下选购预制菜时,需关注商家的食品生产经营及相关资质,尽量选择大型超市或正规网购平台,挑选知名度较高、购买量大、好评度高的品牌,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。
2.关注产品标签:由于预制菜的生产过程中不允许添加防腐剂,因此产品的保质期通常较短,运输、储存条件也比较严格。我们在购买时需关注产品标签上的品名、配料表、生产日期及保质期、贮存条件、生产商信息等。
3.检查产品情况:购买前查看产品是否存在包装破损、胀气、漏袋等现象,网购的预制菜还需查看运输条件是否符合产品要求。
4.合理搭配食物:预制菜存在重油重盐的现象,因此在选购预制菜时需合理搭配荤素菜品,确保膳食营养均衡。
(通讯员:周紫妍 编辑:乔群欢 校对:陈玥文 审核:宫辛玲)